語文老師的優(yōu)劣應該從何說起?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08-28 16:04:19
國人自古就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之定論,且又有“文人相輕”的惡俗。其實我個人認為:文人,就是指喜歡讀書、會寫文章的人。當今文壇的文人,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為文壇小人,會寫點文章,以害人營生的人;二為文壇俗人,以會寫點文章,來養(yǎng)家糊口的人;三是文壇君子,會寫大塊文章,靠自己思想影響世人,使自己變好,使別人變好,使社會多數人變好的人。自古有文人相輕,那多半是文壇小人所為,實則為文壇君子所不齒。真正的文壇君子不但可以相敬相親,而且可以相扶相撐。
從教多年,一直感覺教語文的從小學到中學,很少有誰在私下里明確承認誰教語文厲害、他比較服誰。前不久,我有意地詢問了幾個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中心校教語文高年級老師:“你教這么年書,在中心校,你感覺哪個教語文的老師比較厲害?”回答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哪個厲害呀?都差不多,都就這么回事!”
這種誰也不服誰的現象為什么會如此普遍地出現和存在呢?是文人真的就無法有高下之分嗎?是語文老師真的就沒有優(yōu)劣之差別嗎?不,絕對不是這樣!那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問題到底出現在哪里?那文人的高下、語文老師的優(yōu)劣應該從何說起?
師范畢業(yè)教一年數學后,一直做語文老師,這么多年,從不知道教什么,不知道怎樣教,到應該教什么和為什么教。邊教邊學,邊學邊教,從寫詩寫日記,到寫文章發(fā)表,從學說普通話苦練朗讀,到查字典理解字詞理解課文;從奇想識字,到拼音過關,從練習說話嘗試演講,到開講座辦訓練班,一路走來,做語文老師,終于做出了自信,找到了我可以做語文老師,能做好語文老師的感覺!05年12月到08年1月,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fā)表文章十篇:1、《有基準的中國教育為何不優(yōu)異?》05年第12期《校長閱刊》;2、《有關素質教育問卷調查的回復》06年第5期《校長閱刊》;3、《子女訓----做人》06年第2期《新德育》68頁;4、《站著教書的快樂》06年10月18日《中國教師報》《新觀察》版。5、《教育最可怕的是什么?》07年第2期上海的《語文學習》《聲音》欄目。6、《封閉管理,誰是最大受益者》07年3月23日《中國教師報》《新觀察》版。7、《教育家的標準在哪里?》07年第5期《校長閱刊》;8、《好學校的標準是什么?》發(fā)表于《成才導報》07年11月21日先鋒校長版;9、《怎樣才算好老師?》發(fā)表于《成才導報》07年11月28日先鋒教師版;10、《名師,應該憑什么出名?》發(fā)表于《語文新圃》2008年第1期;在教育在線論壇和K12論壇發(fā)了三篇關于我對語文教學認識的文章:《做語文老師,你夠格嗎?》、《中小學生語文過七關學業(yè)水平測試標準-----有效落實新課標語文的工具性:語文能力素養(yǎng)水平測試構想》、《仰望天空,語文教學需要大視野》、《我選編小學語文教材的思路》。
近來,忽然,想到了一個長期以來為國人所遺忘的問題:就是什么樣人才有資格做語文老師?什么樣人才有可能做好語文老師?我忽然意識到:我身邊有那么多老師自己明明不喜歡讀書的人卻在一本正經地教學生讀書;那么多明明不會寫文章的人卻在很有經驗似地教學生積累好詞好句、背誦優(yōu)秀作文、指導學生練習寫作文,那么多明明沒有什么想教給學生的人卻一天不停地教學生學這學那;那么多明明沒有什么思想的人如何能教出有點思想和真正有思想的人?這就好像:不會游泳的人卻在天天教人游泳。不會看病的人卻在天天給人看病。這么荒唐的事,在多年來的中國教育中,竟成了無人質疑的普遍現象!
語文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學的兩特性:一是工具性;一是人文性。強調語文教學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我個人認為;這語文能力、語文素養(yǎng)就是指聽說讀寫的理解表達能力,這工具性就是指其在日常工作、生活、學習、交往中的頻繁使用;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就是指愛惜自己,勇于追求自己的自由幸福及維護勇于追求自己的自由幸福的權利,尊重和關心別人的自由幸福及追求自由幸福的權利,努力維護社會多數人的幸福;這人文性就是指其在日常工作、生活、學習、社會交往中的實際運用。這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應該是我們做語文教育所極力追求的目標。所以,我個人認為:語文老師的優(yōu)劣應該從兩方面來看:一是一個語文老師的語文素養(yǎng);二是一個語文老師的人文素養(yǎng)。
語文,作為一門功課的設立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能具備最基本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我們每個學生學習語文的目的,就是通過語文的學習,提高我們的理解能力,能夠聽懂別人的話、讀懂別人的文字,比較準確地理解別人通過語言文字表達的思想和感情。就是通過語文學習,提高我們的表達能力,能夠運用語言文字自然明白清楚地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思想和感情。語文,就是語言文字,而語言是口頭的文字,所以語文最重要的是文字。它是所有理解和表達的中介質。常用的一般的文字,如果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平時再能經常有意識去練習準確地理解和表達,那理解和表達能力自然就會愈來愈強。具體說,一個人在語文知識能力方面如果能夠過七關、養(yǎng)成七大習慣,他的理解表達能力,就一定會越來越好。
七關的第一關是漢語拼音關,就是漢語拼音學完后,能比較準確地拼讀漢語拼音和用漢語拼音給漢字注音,并能比較熟練地用漢語拼音讀書和寫日記;第二關是奇想識字關,就是用用奇特聯想把生字的字形和字義結合起來識記的教學生字方法。奇想的目的是生動有趣非常有效地識記每個漢字的字形、字的基本義及其常用詞。2500個常用字,最多是4000個常用字學完后,只要經常用它們讀書寫日記,日久天長,語言文字的功夫自然就生成了。第三關朗讀關,就是精選有趣的故事或真正有價值的經典文章,一篇一篇地練習普通話朗讀過關,并努力達到正確(就是咬準每個字音、不添字、不丟字)、流利(就是不重讀、不頓讀、不唱讀)、有感情(努力符合文章的真情實感)。第四關是詞語理解關,就是要把每個詞是怎么由它的各個字義相合而來的。詞語理解是個日積月累的慢功夫,需要養(yǎng)成查字典的習慣,在讀書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去發(fā)現體味去感悟。第五關是閱讀關,就是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讀書理解文章的方法并運用理解文章過關;第六關是日記寫作關,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寫日記寫文章方法、喜歡寫日記寫文章并能過關;第七關是故事演講關,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講故事與人交流上臺演講的方法并能講故事與人交流上臺演講過關。
七大習慣是觀察,思考,查字典,閱讀、日記積累、講故事、討論、演講。
要過七關、養(yǎng)成七大習慣,可開設七個訓練班,專門訓練。并逐一過關測試,使之達到一定水平。學會拼音識漢字,理解詞語多讀書。朗讀過關背經典,觀察思考記日記。能講故事會演講。一、拼音訓練班過關;二、生字2500-3500字訓練過關;三、理解詞語訓練過關;四、普通話朗讀過關;五、閱讀理解訓練過關:1、經典故事文章講讀理解過關;2、推薦書目,自由閱讀,交流討論。3、憑興趣自由閱讀;六、寫日記寫文章訓練班過關;七、講故事訓、演講討論訓練班過關;
因此,我個人認為:衡量一個語文老師的語文知識能力水平優(yōu)劣高下,就可以從七個方面根據從低到高的順序分為七個層次七種類型:一、能正確熟練地拼讀漢語拼音,喜歡教拼音并能快樂有效地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拼音過關,就可以做拼音老師;二、喜歡教生字,能快樂有效地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認讀默寫并運用生字讀書寫日記過關,就可以做識字老師;三、喜歡教詞語,能快樂有效地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理解詞語方法并運用理解詞語過關,就可以做詞語老師;四、喜歡教學生朗讀,能快樂有效地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朗讀方法并運用練習朗讀過關,就可以做朗讀老師;五、喜歡教讀書,能快樂有效地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讀書理解文章的方法并運用理解文章過關,就可以做閱讀老師;六、自己喜歡寫日記寫文章;且喜歡教學生寫日記寫文章,能快樂有效地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寫日記寫文章方法、喜歡寫日記寫文章并能過關,就可以做日記寫作老師;七、自己喜歡講故事與人交流上臺演講;且喜歡教學生講故事與人交流上臺演講,能快樂有效地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講故事與人交流上臺演講的方法并能講故事與人交流上臺演講過關。就可以做演講老師;這七個層次,一層以一層為基礎,下一層以上幾層為臺階,能開講座會演講是做語文老師的最高層次。
你在這七個方面的水平如何?就是語文老師的語文知識能力水平優(yōu)劣高下,你做語文老師語文素養(yǎng)層次水平的高低!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你哪方面厲害或哪方面不行,你自己可以自評,他人也可以他評,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優(yōu)劣高下立現!真的很難做假!
國人自古就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之定論,且又有“文人相輕”的惡俗。其實我個人認為:文人,就是指喜歡讀書、會寫文章的人。當今文壇的文人,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為文壇小人,會寫點文章,以害人營生的人;二為文壇俗人,以會寫點文章,來養(yǎng)家糊口的人;三是文壇君子,會寫大塊文章,靠自己思想影響世人,使自己變好,使別人變好,使社會多數人變好的人。自古有文人相輕,那多半是文壇小人所為,實則為文壇君子所不齒。真正的文壇君子不但可以相敬相親,而且可以相扶相撐。
從教多年,一直感覺教語文的從小學到中學,很少有誰在私下里明確承認誰教語文厲害、他比較服誰。前不久,我有意地詢問了幾個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中心校教語文高年級老師:“你教這么年書,在中心校,你感覺哪個教語文的老師比較厲害?”回答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哪個厲害呀?都差不多,都就這么回事!”
這種誰也不服誰的現象為什么會如此普遍地出現和存在呢?是文人真的就無法有高下之分嗎?是語文老師真的就沒有優(yōu)劣之差別嗎?不,絕對不是這樣!那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問題到底出現在哪里?那文人的高下、語文老師的優(yōu)劣應該從何說起?
師范畢業(yè)教一年數學后,一直做語文老師,這么多年,從不知道教什么,不知道怎樣教,到應該教什么和為什么教。邊教邊學,邊學邊教,從寫詩寫日記,到寫文章發(fā)表,從學說普通話苦練朗讀,到查字典理解字詞理解課文;從奇想識字,到拼音過關,從練習說話嘗試演講,到開講座辦訓練班,一路走來,做語文老師,終于做出了自信,找到了我可以做語文老師,能做好語文老師的感覺!05年12月到08年1月,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fā)表文章十篇:1、《有基準的中國教育為何不優(yōu)異?》05年第12期《校長閱刊》;2、《有關素質教育問卷調查的回復》06年第5期《校長閱刊》;3、《子女訓----做人》06年第2期《新德育》68頁;4、《站著教書的快樂》06年10月18日《中國教師報》《新觀察》版。5、《教育最可怕的是什么?》07年第2期上海的《語文學習》《聲音》欄目。6、《封閉管理,誰是最大受益者》07年3月23日《中國教師報》《新觀察》版。7、《教育家的標準在哪里?》07年第5期《校長閱刊》;8、《好學校的標準是什么?》發(fā)表于《成才導報》07年11月21日先鋒校長版;9、《怎樣才算好老師?》發(fā)表于《成才導報》07年11月28日先鋒教師版;10、《名師,應該憑什么出名?》發(fā)表于《語文新圃》2008年第1期;在教育在線論壇和K12論壇發(fā)了三篇關于我對語文教學認識的文章:《做語文老師,你夠格嗎?》、《中小學生語文過七關學業(yè)水平測試標準-----有效落實新課標語文的工具性:語文能力素養(yǎng)水平測試構想》、《仰望天空,語文教學需要大視野》、《我選編小學語文教材的思路》。
近來,忽然,想到了一個長期以來為國人所遺忘的問題:就是什么樣人才有資格做語文老師?什么樣人才有可能做好語文老師?我忽然意識到:我身邊有那么多老師自己明明不喜歡讀書的人卻在一本正經地教學生讀書;那么多明明不會寫文章的人卻在很有經驗似地教學生積累好詞好句、背誦優(yōu)秀作文、指導學生練習寫作文,那么多明明沒有什么想教給學生的人卻一天不停地教學生學這學那;那么多明明沒有什么思想的人如何能教出有點思想和真正有思想的人?這就好像:不會游泳的人卻在天天教人游泳。不會看病的人卻在天天給人看病。這么荒唐的事,在多年來的中國教育中,竟成了無人質疑的普遍現象!
語文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學的兩特性:一是工具性;一是人文性。強調語文教學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我個人認為;這語文能力、語文素養(yǎng)就是指聽說讀寫的理解表達能力,這工具性就是指其在日常工作、生活、學習、交往中的頻繁使用;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就是指愛惜自己,勇于追求自己的自由幸福及維護勇于追求自己的自由幸福的權利,尊重和關心別人的自由幸福及追求自由幸福的權利,努力維護社會多數人的幸福;這人文性就是指其在日常工作、生活、學習、社會交往中的實際運用。這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應該是我們做語文教育所極力追求的目標。所以,我個人認為:語文老師的優(yōu)劣應該從兩方面來看:一是一個語文老師的語文素養(yǎng);二是一個語文老師的人文素養(yǎng)。
語文,作為一門功課的設立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能具備最基本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我們每個學生學習語文的目的,就是通過語文的學習,提高我們的理解能力,能夠聽懂別人的話、讀懂別人的文字,比較準確地理解別人通過語言文字表達的思想和感情。就是通過語文學習,提高我們的表達能力,能夠運用語言文字自然明白清楚地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思想和感情。語文,就是語言文字,而語言是口頭的文字,所以語文最重要的是文字。它是所有理解和表達的中介質。常用的一般的文字,如果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平時再能經常有意識去練習準確地理解和表達,那理解和表達能力自然就會愈來愈強。具體說,一個人在語文知識能力方面如果能夠過七關、養(yǎng)成七大習慣,他的理解表達能力,就一定會越來越好。
七關的第一關是漢語拼音關,就是漢語拼音學完后,能比較準確地拼讀漢語拼音和用漢語拼音給漢字注音,并能比較熟練地用漢語拼音讀書和寫日記;第二關是奇想識字關,就是用用奇特聯想把生字的字形和字義結合起來識記的教學生字方法。奇想的目的是生動有趣非常有效地識記每個漢字的字形、字的基本義及其常用詞。2500個常用字,最多是4000個常用字學完后,只要經常用它們讀書寫日記,日久天長,語言文字的功夫自然就生成了。第三關朗讀關,就是精選有趣的故事或真正有價值的經典文章,一篇一篇地練習普通話朗讀過關,并努力達到正確(就是咬準每個字音、不添字、不丟字)、流利(就是不重讀、不頓讀、不唱讀)、有感情(努力符合文章的真情實感)。第四關是詞語理解關,就是要把每個詞是怎么由它的各個字義相合而來的。詞語理解是個日積月累的慢功夫,需要養(yǎng)成查字典的習慣,在讀書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去發(fā)現體味去感悟。第五關是閱讀關,就是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讀書理解文章的方法并運用理解文章過關;第六關是日記寫作關,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寫日記寫文章方法、喜歡寫日記寫文章并能過關;第七關是故事演講關,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講故事與人交流上臺演講的方法并能講故事與人交流上臺演講過關。
七大習慣是觀察,思考,查字典,閱讀、日記積累、講故事、討論、演講。
要過七關、養(yǎng)成七大習慣,可開設七個訓練班,專門訓練。并逐一過關測試,使之達到一定水平。學會拼音識漢字,理解詞語多讀書。朗讀過關背經典,觀察思考記日記。能講故事會演講。一、拼音訓練班過關;二、生字2500-3500字訓練過關;三、理解詞語訓練過關;四、普通話朗讀過關;五、閱讀理解訓練過關:1、經典故事文章講讀理解過關;2、推薦書目,自由閱讀,交流討論。3、憑興趣自由閱讀;六、寫日記寫文章訓練班過關;七、講故事訓、演講討論訓練班過關;
因此,我個人認為:衡量一個語文老師的語文知識能力水平優(yōu)劣高下,就可以從七個方面根據從低到高的順序分為七個層次七種類型:一、能正確熟練地拼讀漢語拼音,喜歡教拼音并能快樂有效地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拼音過關,就可以做拼音老師;二、喜歡教生字,能快樂有效地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認讀默寫并運用生字讀書寫日記過關,就可以做識字老師;三、喜歡教詞語,能快樂有效地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理解詞語方法并運用理解詞語過關,就可以做詞語老師;四、喜歡教學生朗讀,能快樂有效地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朗讀方法并運用練習朗讀過關,就可以做朗讀老師;五、喜歡教讀書,能快樂有效地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讀書理解文章的方法并運用理解文章過關,就可以做閱讀老師;六、自己喜歡寫日記寫文章;且喜歡教學生寫日記寫文章,能快樂有效地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寫日記寫文章方法、喜歡寫日記寫文章并能過關,就可以做日記寫作老師;七、自己喜歡講故事與人交流上臺演講;且喜歡教學生講故事與人交流上臺演講,能快樂有效地在一定時間內讓一般學生掌握講故事與人交流上臺演講的方法并能講故事與人交流上臺演講過關。就可以做演講老師;這七個層次,一層以一層為基礎,下一層以上幾層為臺階,能開講座會演講是做語文老師的最高層次。
你在這七個方面的水平如何?就是語文老師的語文知識能力水平優(yōu)劣高下,你做語文老師語文素養(yǎng)層次水平的高低!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你哪方面厲害或哪方面不行,你自己可以自評,他人也可以他評,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優(yōu)劣高下立現!真的很難做假!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