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與七子之歌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09-08-28 15:03:09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是我國現(xiàn)代杰出的文學家、社會活動家聞一多先生《七子之歌》里的詩句。《七子之歌》是聞一多先生于1925年寫成的。他以深厚、熾熱、焦灼的感情,以擬人化的手法把帝國主義侵占的中國七塊領(lǐng)土澳門、香港島、臺灣、威海衛(wèi)、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比作與祖國母親失散的七個兒子。在詩中,聞一多先生以七個兒子的口吻,連續(xù)七次深情地呼喚:“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一、《七子之歌》的創(chuàng)作
聞一多先生1899年出生于湖北,1912年成為北京清華學堂第二屆學生,1922年赴美國留學。在美國的幾年里, 聞一多既目睹了資本主義的文明,也看到了列強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欺辱。1925年春,在國內(nèi)革命浪潮影響和愛國心的驅(qū)使下,聞一多先生創(chuàng)作了一組現(xiàn)代詩 ———《七子之歌》。他把被列強侵占的中國領(lǐng)土澳門、香港(島)、臺灣、威海衛(wèi)、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比作與母親失散多年的七個兒子,分別寫了一首詩。在詩序中,聞一多寫道:“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詩人作《凱風》以愍之。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后喪失之土地,失養(yǎng)于祖國,受虐于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于《凱風》之七子。因擇其與中華關(guān)系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 亦以勵國人之奮斗云爾。國疆崩喪,積日既久,國人視之漠然。不見夫法蘭西之Alsace-Lorraine(注:阿爾薩斯-洛林)耶?‘精誠所至,金石能開。’誠如斯,中華‘七子’之歸來其在旦夕乎!”1925年6月1日,聞一多回到朝思暮想、多災多難的祖國。從上海登陸時,正值“五卅慘案”發(fā)生,中國人民反帝斗爭出現(xiàn)新高潮。聞一多在上海和湖北稍作停留,便到了北平,將新作《七子之歌》交報刊發(fā)表。1925年7月4日出版的《現(xiàn)代評論》第二卷第三十期公開發(fā)表了聞一多的《七子之歌》。而在此的前一周,聞一多還發(fā)表了《醒呀!》,隨后,又發(fā)表了《洗衣歌》。他說:“我把這些詩找一條捷徑發(fā)表了,是希望他(它)們可以在同胞中激起一些愾氣,把激昂的民氣變得更加激昂”。他的詩作一問世,馬上引起了人們強烈的共鳴!肚迦A周刊》轉(zhuǎn)載了《七子之歌》,并發(fā)表了吳嚷的附識:“讀《出師表》不感動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不孝。古人言之屢矣。余讀《七子之歌》,信口悲鳴一闕復一闕,不知清淚之迎(盈)眶。讀《出師(表)》《陳情(表)》時,固未有如是之感動也。今錄出,聊使讀者一瀝同情之淚,毋忘七子之哀呼而已。”聞一多的詩為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增添了巨大的力量。七十四年以后,在迎接澳門回歸祖國的時候,中央電視臺的專題片《澳門歲月》的主題歌《七子之歌———澳門》隨著澳門小姑娘容韻琳的聲音,傳遍了中華大地。這一年,正值聞一多先生誕辰100周年。
二、七子的失散從1553年澳門被葡萄牙侵占起,到20世紀初日本強占旅順大連、山東青島等地,中國大片大片領(lǐng)土被列強侵占,中國沿海的重要地區(qū)也無一例外地遭受踐踏。1.澳門: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船只觸礁,需要靠岸修理損壞之處,向明朝廣州海道副使汪柏行賄以后,獲準在澳門半島登陸。當時廣州官府只許葡萄牙人搭建帳篷,短暫停留,并限期離開。經(jīng)再次交涉行賄后,葡萄牙人獲得借用濠境地的使用權(quán),年繳地租1000兩白銀。1564年廣東官府默許葡人在澳門定居。1573年起,明政府正式收取地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