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09年專升本統(tǒng)考科目考試綱要(2)
2009-03-12 17:09:01網(wǎng)絡資源
四、綜合文科
綜合文科包括:《政治理論》(含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法律基礎)和《大學語文》。其中《政治理論》占40%,《大學語文》占60%。
A、政治理論部分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1、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2、物質和意識;3、物質世界的聯(lián)系和發(fā)展;4、認識和實踐;5、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基本結構;6、社會發(fā)展的動力系統(tǒng);7、社會進步和人的發(fā)展。
(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1、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3、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5、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發(fā)展戰(zhàn)略;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jīng)濟;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9、“一國兩制”和實現(xiàn)祖國的完全統(tǒng)一;10、按“三個代表”要求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三)《法律基礎》
1、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2、法的概念、本質與歷史類型;3、我國憲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4、刑法的基本原則、刑罰和犯罪;5、民法的基本原則、民事主體、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6、訴訟法的概念、種類和原則。
B、大學語文部分
(一)語言知識
側重考文言實詞、虛詞、句式。文言實詞考核,要求考生能解釋文言文中常用實詞的意義,特別是能夠分辨古今意義不同的常用詞:掌握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如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名詞活用等)。文言虛詞考核,要求考生能辨識常見的文言虛詞如“之、其、者、所、以、于、易、則、焉”等,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中的不同含義或作用。文言句式考核,要求考生能夠分辨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
(二)文學、文體知識
作家作品的考核:要求掌握作者姓名(字號)、生活年代、生平事跡、文學成就以及在文學史上地位和貢獻。
文體知識的考核:要求考生掌握散文、詩詞曲賦、小說等文體及其主要特征。
(三)課文閱讀分析
要求考生能掌握每篇課文的作者及其所屬的時代和國別;每篇課文所屬文體類別及其主要特征;理解并概括課文主旨,認識其思想意義;把握結構特點、主要寫作特色,并能聯(lián)系課文作簡要分析;識別并理解課文中常見的修辭格,并能說明其作用;熟記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和富于表現(xiàn)力的精彩片斷,并能理解和掌握其含義和表情達意的作用。附古代文學作品篇目:《尚書.召公諫厲王弭謗》 《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莊子.秋水》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戰(zhàn)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李斯《諫逐客書》 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 王粲《登樓賦》 李密《陳情表》 江淹《別賦》 劉義慶《世說新語》(三則) 駱賓王《代李敬業(yè)傳檄天下文》 韓愈《答李翊書》 韓愈《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蘇軾《前赤壁賦》 歸有光《項脊軒志》 宗臣《報劉一丈書》 侯方域《馬伶?zhèn)鳌?張岱《西湖七月半》 蒲松齡《聊齋志異.嬰寧》 梁啟超《論毅力》 《詩經(jīng).蒹葭》 《楚辭.湘夫人》 漢樂府《陌上桑》 曹操《短歌行》 陶淵明《歸園田居》 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 王維《山居秋暝》 李白《行路難》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杜甫《蜀相》 白居易《杜陵叟.傷農夫之困也》 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孟郊《游子吟》 杜牧《江南春》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姜夔《揚州慢》 秦觀《鵲橋仙》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史達祖《雙雙燕》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陸游《書憤》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
(四)作文
考核考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中心明確,條理清楚,結構完整,語句通順,標點恰當,書寫工整,行款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