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fù)習(xí)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高中高一語文文言文專題練習(xí)

高中高一語文文言文專題練習(xí)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02-27 16:20:16

 一、單項選擇題:

1、找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A、縋(zhuì)   共(gòng)其乏困    闕(jué)秦   敝(bì)                                

B、賈(gǚ)人  朝(zhāo)服衣冠    昳(yì)麗   恃(shì)     

C強(qiāng)諫  時時而間(jiàn)進  膏(gāo)腴    媼(ǎo    

D冠(guàn)者  狗彘之畜(chù)  數(shù)(shù)口之家   鍥(qiè)

2、找出與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項(    )  

A、鄒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麗。

B、而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C、登高而招,臂非加長,而見者遠。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文學(xué)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左傳》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優(yōu)秀的散文著作,也是我國第一部編年史著作。

B.《戰(zhàn)國策》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有關(guān)的謀議或辭說,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C.《論語》是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所寫的著作,形式上是語錄體,它是有關(guān)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

D.《孟子》是記載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孟軻言行的書,由孟子極其弟子編成,內(nèi)容涉及政治活動、政治學(xué)說以及哲學(xué)、倫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

2、下列文學(xué)常識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論語》語言流暢通達,活潑生動,大量運用語氣詞、多疊句、排比、對偶,感情色彩頗濃。

B.《孟子》文章向以雄辯著稱,具有氣勢充沛、感情強烈、想象奇幻、筆墨酣暢的風(fēng)格,文辭鋪張揚厲,筆鋒咄咄逼人。

C.《荀子》散文說理透徹,氣勢渾厚,語言質(zhì)樸,句法簡練綿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

D.《莊子》構(gòu)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二、文言句式:

1、找出句式不同一項是(     

A、四方之士來者         B、國之孺子之游者

C、蚓無爪牙之利         D、四方之民歸之

2、找出句式不同一項是(     

A、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B、以為莫己若者

C、忌不自信               D、何后之有?

3、找出句式不同一項是(     

A、攝乎大國之間      B、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

C、異乎三子者之撰    D、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4、找出與例句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    

吾妻之美我者

A、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B、謹庠序之教

C、用心一也             D、少仲尼之聞

5、找出與加點詞用法不同的一項(     

A、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B、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

C、越國以鄙遠           D、其達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

6、找出與加點詞用法不同的一項(     

A、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B、能面刺寡人之耳者,受上賞

C、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   D、至于北海,東面而視

                     

 

三、閱讀理解

 

1、 寡人之于國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xùn)|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加點的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河內(nèi),則移其民于河?xùn)|    兇:兇險,戰(zhàn)事

B、棄甲曳而走              兵:士兵

C、數(shù)罟不入洿池               數(shù):密

D、寡人之民不             加:增加

2、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寡人于國也       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則無望民多于鄰國也④河?xùn)|兇亦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不違農(nóng)時,不可勝食也:

C、河內(nèi)兇,則移其于河?xùn)|      D、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

4、下列句子從分句間語意關(guān)系看分類正確的項是(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A①④//           B、①///

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

5、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本文是在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后,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希望民加多這種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并引導(dǎo)他實行王道政治,對百姓施仁政。

B、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事例設(shè)喻,啟發(fā)對方,使對方認識到搞小恩小惠不能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C、本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談話,圍繞“民不加多”的問題展開討論,揭露了當(dāng)時社會的不平等,批評了梁惠王實行的虐政,使他認識到虐政是“民不加多”的原因。

D、孟子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形成鮮明的對比深刻揭示了當(dāng)時社會的不平等,從反面證明自己主張施仁政的正確。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1、對下列加點字大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      端章甫:穿禮服,戴禮帽

B、之以饑饉                     因:接著

C、異乎三子者之                 撰:才能

D、毋吾以也                       以:因為

2、對下列加點的詞含義判斷正確的項是(      

吾一日長乎爾    安見方六七十;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加之師旅        其禮樂,以俟君子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下列語句的翻譯(括號內(nèi))完全正確的一句是       。ā。
A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對大國都有威懾,常對外國軍隊侵犯,還有內(nèi)部饑荒。)
B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因為我年紀比你們大一點,(但)你們不要認為這樣就不敢講了。)
C
.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治理國家要用禮儀,(可是)他得理不讓人,因此笑他。)
D
.安見方六七十如一六十而非邦也與?(怎見得方圓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就是國家大事呢?)

4、下面是對子路大志向和性格以及孔子“哂之”原因大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子路的思想是將困于戰(zhàn)爭和饑荒的中等國家治理成勇而知義的禮儀之邦。

B、文章第二段通過神態(tài)和語言刻畫了子路率直自信的性格。

C、孔子“哂之”其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寬容,也有不以為然的輕微批評。

D、孔子“哂之”,是笑子路不太謙虛,不配治理千乘之國。

5、下列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孔子提問時,曾皙鼓瑟正近尾聲,他“鏗”的一聲把瑟放下,站起來回答,生動的體現(xiàn)了曾皙灑脫而又知禮的形象。

B、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語言述說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樂景象。

C、曾皙描繪的這幅理想藍圖符合儒家禮儀之邦的治國理想。

D、聽了曾皙的回答,孔子喟然長嘆。這喟嘆表現(xiàn)了孔子對曾皙志向的贊許,又表現(xiàn)了孔子對那種理想境界的向往。

 

3季氏將伐顓臾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

1、下列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則將焉用彼相矣     相:輔助

B、是誰之過與         過:過錯

C、必為之辭           辭:托辭

D、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服:降服

2、下列各句加點的詞,意義全不相同的一項是(     

A、顛而不扶                     B、無乃爾是過與

   顛撲不破                        問過則喜

   神魂顛倒                        過而能改

C、固而近于費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固若金湯                      疾惡如仇

  固守陣地                      疾風(fēng)知勁草

3、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危而不持,顛而不扶        ③虎兕出于柙

②固而近于費                ④龜玉毀于櫝中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下列句子在文中正確的意思是(      

①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既來之,則安之

A、有陳述能力的人就讓他擔(dān)任官職,不能的,就應(yīng)辭去。

既然來了,就應(yīng)安下心來。

B、有陳述能力的人就讓他擔(dān)任官職,不能的,就應(yīng)辭去。

讓他們來了以后,就使他們生活安定下來。

C、能施展才能的就居其職位,沒有才能的就不居其職位。

 既然來了,就應(yīng)安下心來。

D、能施展才能的就居其職位,沒有才能的就不居其職位。

讓他們來了以后,就使他們生活安定下來。

5、孔子說:“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的弦外之音是(     

A、孔子指出冉有有推脫參與籌謀攻打顓臾的責(zé)任的嫌疑。

B、孔子指出冉有與那些口是心非的人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

C、孔子指出冉有提出討伐顓臾的理由屬強詞奪理。

D、孔子指出冉有是一個不肯實說要那樣做而又偏要編另一套說法的人。

4、勾踐滅吳

勾踐之地,南至于句無,北至于御兒,東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廣運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聞古之賢君,四方之民歸之,若水之歸下也。今寡人不能,將帥二三子夫婦以蕃。令壯者無取老婦,令老者無取壯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將免者以告,公令醫(yī)守之。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子,公與之餼。當(dāng)室者死,三年釋其政;支子死,三月釋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婦、疾疹、貧病者,納官其子;其達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而摩厲之于義。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勾踐載稻與脂于舟以行。國之孺子之游者,無不餔也,無不歠也,必問其名。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織不衣。十年不收于國,民俱有三年之食。

國之父兄請曰:“昔者夫差恥吾君于諸侯之國,今越國亦節(jié)矣,請報之!”勾踐辭曰:“昔者之戰(zhàn)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與知恥?請姑無庸戰(zhàn)!”父兄又請曰:“越四封之內(nèi),親吾君也,猶父母也。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其有敢不盡力者乎?請復(fù)戰(zhàn)!”勾踐既許之,乃致其眾而誓之,曰:“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恥也,而患其眾之不足也。今寡人將助天滅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也。進則思賞,退則思刑;如此,則有常賞。進不用命,退則無恥;如此,則有常刑。”

1、分別比較下列兩組語句中加點的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昔者夫差恥吾君于諸侯之  ③而患其志行之少

     如寡人者,安與知?     ④進不用命,退則無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都相同的一組是(     

     然謀臣與爪牙之士②唯君左右之③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④將帥二三子夫婦以蕃⑤生丈夫,二壺酒,一犬⑥余何以面目視于天下乎?

A、①④     B、③④      C、②⑤      D、④⑥

3、下列加點的“之”都作助詞的一組是(   

①臣聞      ②何后     ③四方之民歸        ④必廟禮       ⑤時雨既至,必求    ⑥若水歸下也    ⑦公與   ⑧國之孺子游者

 

A、①②③ B、 ②⑤⑥    C、②⑥⑧   D、③⑥⑧

4、下列句中沒有活用詞的一項是(      

A、乃求謀臣,無乃后乎?   B、勾踐載稻與脂于舟以行

C、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D、其達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而摩厲之于義。

  5、選出譯文正確的一項是(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也②進不用命,退則無恥;如此,則有常刑

A、    我所想要的不是一般人的血氣之勇,我想要我的軍士齊步向前,齊步后退。

前進時不服從命令,后退而無羞恥之心;這樣就會受到合于國家規(guī)定的刑罰

B、              我所想要的不是一般人的血氣之勇,我想要我的軍士齊步向前,齊步后退。

沒發(fā)命令就前進,撤退就會感到羞恥;如此以來,則會常受到刑罰。

C、我不想憑自己的匹夫之勇,讓軍隊打進去再退回來。

前進時不服從命令,后退而無羞恥之心;這樣就會受到合于國家規(guī)定的刑罰

D、我不想憑自己的匹夫之勇,讓軍隊打進去再退回來

沒發(fā)命令就前進,撤退就會感到羞恥;如此以來,則會常受到刑罰。

 

 

 

四、文言翻譯:

 

1、學(xué)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xué)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注:失:過失,缺點;則:于 ;止:停止,遇到困難就停止不進)

 

 

2、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

 

3、其達士,絜其居,美其服,飽其食,而摩厲之于義。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5、今三世以前,至于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7、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8、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9、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我弗信。

 

收藏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日期查詢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0u5j96q.cn . All Rights Reserved